中国文旅4.0时代:从风景观光到情绪价值,如何释放幸福生产力?

2024-12-06 14:20:05来源:北方时空

当前,我国文旅产业正稳步向深度拓展,新时代背景下,各类新兴文旅资源层出不穷,这一趋势极具研究价值。

文旅4.0时代的底层逻辑

中国文化旅游业已迈入4.0阶段。南开大学石培华教授的观点颇具价值。在这一时代,传统风景观光的吸引力有所下降,游客更青睐场景体验和情感价值。以淄博烧烤为例,其独特的场景体验和情感满足是吸引游客前往的关键。此外,这种体验还有助于激发幸福生产力。在山西等地,游客通过独特的文旅活动,更能深刻体验到这种情感价值的吸引力。

该时代的基本理念强调了对游客感官需求的关注,旨在更全面地迎合游客的期望。在哈尔滨,冻梨的精致摆盘虽看似细微,实则体现了文化旅游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融合趋势。

新媒体传播带来流量爆发

文旅经济高度依赖于公众的关注度,新媒体的连锁式传播对文旅行业的发展路径产生了显著影响。在最近两年,贵州的“村超”赛事凭借短视频的广泛传播而迅速走红,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文旅现象。短视频所具备的独特传播力量,为各地的文旅产业注入了大量的流量。

流量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收益是核心目标。潮汕英歌舞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。要保持类似贵州“村超”的热度,必须持续创新。淄博通过发展旅游相关服务,构建服务闭环,这些举措是实现流量向收益转化的基础操作。在当前新媒体传播的推动下,这些是文旅产业发展中必须关注的核心逻辑。

文化旅游打造烟火气

石培华教授提出,文旅产业的突破性发展与其背后的三种“气”密切相关。目前,文旅产业正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变为更加深入的生活体验。以重庆为例,川渝火锅和单轨穿楼等特色景观便是这种转变的体现。

重庆“夜经济”的兴盛之下,川渝文化持续得到挖掘与推广,不仅传承了地域文化,还打造了新颖的旅游消费场景。此过程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,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文化标识。同时,这一现象也为其他地区文旅发展提供了借鉴,强调了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营造兼具地方特色和现代活力的氛围。

年轻人引领文旅新趋势

在互联网时代,年轻群体对文化旅游业的推动作用显著。他们催生了以低成本和高体验为特征的“特种兵式旅游”现象。这种旅游模式成为年轻人的独特喜好,并且他们热衷于分享个人生活体验。

因此,“音乐与旅游”等融合型新业态日益增多。在三亚,一些电音节与旅游活动相结合,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。借助社交媒体的强大影响力,这一趋势愈发明显,同时也揭示了吸引年轻一代成为推动文旅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。

文旅发展助力地方经济

多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。这不仅直接提升了旅游收入,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。以淄博烧烤为例,它推动了周边酒店、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,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。

众多小城正蓄势待发,紧跟文旅潮流。诸多乡村凭借独有的民俗文化,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。例如,云南部分乡村通过传统民俗表演和特色美食吸引游客,从而提升收入、改善环境,这些都体现了文旅产业带来的正面经济效应。

文旅发展的新挑战

文旅行业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,但挑战依然存在。部分地区在应对流量激增时,服务能力显现不足。具体来说,一些非主流景点意外走红,然而周边的住宿和餐饮设施未能跟上游客激增的需求。

保持持续的热度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。众多地区的文化旅游热潮往往转瞬即逝。某些古镇起初吸引了众多游客,但随后逐渐变得冷清。探索如何持续开发新颖的特色以吸引游客,这一课题亟需深入研究。在此,我想向读者提问,您认为您所在地的文化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?欢迎点赞、分享并分享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