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百日咳高发,婴幼儿尤其易感!如何有效预防?

2024-12-11 07:35:07来源:北方时空

百日被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列为乙类传染病之一,对婴幼儿健康构成重大威胁,引发了众多家长的广泛关注。尤其在秋冬季节,呼吸道传染病高发,因此,及时了解百日咳的相关信息显得尤为关键。

百日咳的发病机理与症状表现

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。此菌进入人体后,可导致一系列明显症状。患者常表现为阵发性和痉挛性咳嗽,咳嗽结束后伴有吸气性哮鸣。病程一般较长,可能长达2至3个月,因此得名“百日咳”。尽管如此,接种过百日咳疫苗的儿童、有百日咳病史的人以及成人等,感染后可能症状不典型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法传播病原体。

近期,医学研究进展显著,对百日咳的发病机理认识更加深入。该病原体能够损害呼吸道生理功能,导致人体出现异常咳嗽现象。在感染病例中,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,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害,并且症状通常更为明显和严重。

百日咳的强传染性

百日咳具有很高的传染性,其基本再生数在12到17之间波动。这意味着,一个感染者在其传染期间,平均会将病毒传染给12到17个人。呼吸道飞沫是主要的传播途径,但近距离接触同样可能导致感染。比如,在家庭、学校或人多的公共场合,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,周围人的感染风险会显著提升。同时,人群普遍对百日咳有易感性,特别是婴幼儿更容易受到影响。近期疫情的爆发使得公众对传染病的关注度提高,百日咳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,其重要性不容忽视。

百日咳难以终身免疫

百日咳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,个体免疫力并非终身。即便接种了疫苗或曾感染,亦需保持警惕。所有与患者有过接触者、易感婴幼儿及其照料者,均应持续加强防护意识。

百日咳的高发人群特征

我国监测资料表明,百日咳的高发群体特点鲜明,未满一周岁的婴儿发病率居首。此外,5至9岁儿童的百日咳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。无免疫史的婴幼儿面临极高的感染风险,年龄越幼,并发症及重症的可能性越大,严重病例甚至可能威胁生命,引发了众多家长的忧虑。

预防百日咳的重要举措接种疫苗

确保百日咳重症和死亡风险降低的重要措施是接种相应的疫苗。我国免疫计划规定,适龄儿童应按期完成包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接种。对于尚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儿童,应及时完成补种,仅需接种未完成的剂量,无需重新开始接种。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已证实这一做法的有效性,众多数据和实例均证明了其预防效果。

其他预防百日咳的科学方法

接种新冠疫苗之外,还有其他预防百日咳的有效方法。在日常生活中,正确使用口罩对于预防百日咳等呼吸系统疾病至关重要。特别是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,如商场、车站等,佩戴口罩能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。对于家长来说,如果婴幼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,在亲密接触和照护过程中,佩戴口罩显得尤为关键,这有助于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。

与百日咳患者有过接触(时间范围从患者发病前一周至发病后三周)的个人,在共同居住、生活、工作或学习期间,必须进行21天的自我健康状况监测。如无咳嗽、流鼻涕、发热等不适症状,可正常参与学习和工作,但需特别注意避免与婴幼儿、孕妇和产妇等特殊群体近距离接触,并减少出入人群密集区域。一旦出现相关症状,应立即就医就诊。

婴幼儿若未完成百日咳疫苗全程接种,托幼机构员工、高风险机构相关人员(如月子中心、中小学、儿童福利机构和医疗机构等)的密切接触者,家庭内的婴幼儿照料者,以及新生儿病房医护人员等,应在暴露后21天内(最佳时间为2周内),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药物预防。

各位,关于百日咳的预防方法,是否还有疑问或个人经验分享?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留言,同时,也请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。